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五_逍遥小贵婿
阅书小说网 > 逍遥小贵婿 >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五

  烟花秀?

  除了黄修木,没有人知道这三个字的意思。

  但皇上如此有兴致,还说这就是另一个不错的生意……

  这些商人们当然愿意与皇上前往。

  而温煮雨等人亦很是好奇。

  苏笑笑当然也不例外。

  但她更期待的是……他会不会又在近水亭里做一首元宵的诗词呢?

  怡红楼的元宵灯会此刻热闹非凡。

  除了苏笑笑之外,楼子里所有的姑娘们都在灯会的现场。

  只是这一次她们没有如年三十那晚载歌载舞,而是站在了一处台子上查证那些文人才子们所对答出的灯谜。

  也或者收集那些文人才子们登台而作的元宵诗词。

  百姓们就看个热闹。

  从这样的热闹中,他们能感受到宁国的文风——

  虽然文风这个东西距离他们有些远,但若是能让自己的儿子入了学堂,有朝一日也能在这样的灯会或者诗会上扬名立万,这便是他们的自豪。

  虽说皇上定调接下来全民搞钱,但在这些百姓们的心里,他们依旧认为读书远比搞钱更神圣。

  “银子,所满足的是所有人在物质上的追求,”

  坐在了近水亭中,李辰安看着那些狂热的百姓,又道:

  “他们为何会对文会、对灯会有如此之高的积极性?”

  “这便是在追求银子的同时,百姓们还需要精神上的愉悦。”

  “读书人为何能在天下百姓的心中有极高的地位?这又是因为曾经读书这种事是一件绝大多数人心中向往,却无能为力之事。”

  “读书很贵!”

  “整个宁国,下沉到各村的学堂极少。”

  “不像你们这样的世家有自己的私塾,世家的子弟生来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教育……”

  顿了顿,李辰安微微一叹:

  “这并不是说你们世家的子弟就比百姓家的孩子聪明,也并不是说百姓家的孩子就没有求知的欲望。”

  “归根结底,还是百姓无法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求学的银子!”

  “当读书成了一件奢侈之事,它就成了老百姓仰望的存在。”

  “经过了数千年的积淀,便造成了而今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这么一个理念。”

  “阶层,因此而出现,并渐渐固化。”

  “读得起书的家庭,皆是富裕之家,他们的孩子就此走入了庙堂,于是他们的家族就越来越强大。”

  “而读不起书的家庭……除了乱世入军伍立下赫赫战功之外,几无跨越阶层之门路。”

  “这在朕看来是不公平的!”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朕的主要心思将放在这义务教育提高全民识字这件事上!”

  “只是……这事难啊,需要太多的银子!”

  所有人此刻都看向了李辰安。

  他们的眼里很是惊讶。

  因为……皇上此举虽说是一个善举,但如果真的让老百姓的孩子都能读书了,都成了读书人,那么问题就来了。

  谁去种地?

  谁去作坊做工?

  谁去出那许多的苦力?

  李辰安扫视了一眼,微微一笑:

  “朕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

  “其实根本不用担心,全民需要接受最基础的义务教育。”

  “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于读书的!”

  “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一路读到顶的。”

  “但通过这样的义务教育,能让宁国所有的孩子识字、懂算术、明事理,尤其是将来会逐步推进并逐步完善的律法他们读了书才能够看得懂!”

  “宁国的百姓需要懂得属于他们的权力,需要清楚知道保护他们的公平、正义的律法!”

  “这是宁国所有百姓维护自己利益的最重要的武器!”

  “有了这个武器,才能让官员的权力受到约束,才能让他们不再受权力的压榨、剥削与欺负!”

  “说到律法,这东西能说几天几夜,今儿个就不详述。”

  “朕是要告诉你们,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都需要人才。”

  “就算是你们经商,也需要人才。”

  “朕曾经与温首辅他们说起过,十年树木而百年树人。”

  “全民的教育是一件漫长、枯燥,却意义重大之事。”

  “只是……朕有心却颇为无力,诸位也知道宁国的国库并不富裕!”

  李辰安一席话说完,近水亭里一片寂静,只有远处的喧哗声在夜风中时不时的传来。

  对李辰安即将推行的那义务教育,温煮雨等人是清楚的。

  但陈丁卯这些商人却是第一次听说。

  这无疑让他们心里极为震惊。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原本所固化的阶层,将因此而破!

  如果皇上所说的那些律法渐渐推行步步完善,如果那些律法真成为了所有百姓手中的武器……

  这不仅仅是官员的权力受到了约束,或许就是他们这些商人所雇佣的那些工匠,也将在那些律法的保护之下去主张他们的权利。

  这对于他们这些商人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

  陈丁卯捋着长须,心想律法若是公正,在保护百姓的同时,也一定会保护商人。

  它不应该偏袒于某一方,应该是建立在某个矛盾或者某件事的事实之上。

  这样的律法要想形成并推行实施,确实需要全民识字。

  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现在既然已知道了皇上的这一计划,皇权不可违,历史之浪潮不可挡。

  那么家族现在开始就要为将来的变化做好准备!

  只是,今儿个皇上才将那雪花盐卖了二十八亿两银子,他竟然诉苦说没银子……

  老狐狸陈丁卯率先表态:

  “皇上,草民听之心情激荡!”

  他拱手一礼义正严词:“皇上心系百姓,愿天下人皆能读书,此乃宁国百姓之幸!”

  “草民愿为皇上分忧,便在幽都县设立十处乡学!”

  “修建学堂,聘请教习,筹备课本等等,一应由颍州陈氏来承担,不知可否?”

  李辰安击掌:“陈老家主大善!”

  郭山义等人一见陈丁卯表了态,哪里还敢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们连忙纷纷附和,向李辰安上表建学之心。

  李文厚原本极为担心朝廷将承担一大笔的这义务教育费用,听着听着,他忽的有些呆滞——

  这些商人们的热情竟然如此之高!

  以至于他们要号召宁国所有的商人开办义务学堂!

  苏名堂这时候也起身说道:

  “凡想要加入咱们商业联盟者……所考核的将不仅仅是其实力大小,还要将纳税、开办义学这些一并作为衡量其道德的标准!”

  “宁国商业联盟,需要的是诚信、重诺、并心怀家国之商,决不能是那种只图自己谋利之辈!”

  “诸位以为如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s009.cc。阅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s00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