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攀宗寻祖_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阅书小说网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520章 攀宗寻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20章 攀宗寻祖

  吃喝到一半的时候,在大员一带演出的布袋戏班终于也到了。

  这年代的福建布袋戏还用小布袋,演员两只手每只手套一个袋子,一人可以饰演两个角色,用人成本比一个人只能饰演一个角色的木偶戏班还要低。

  有钱的地方看真人演出的戏,次一等的看傀儡戏,再次一等看布袋戏和皮影戏,由某地流行什么戏班大概也能看出此地百姓的消费水平。

  当布袋戏班把《连城诀》大雪山决战一段的布景展现出来的时候,欧华宇就连连叫好。

  “好!我最喜欢看《连城诀》。”

  李国助在一旁道:“叔父可知这《连城诀》就是建阳所写?”

  欧华宇长居海外,对这情况还真不太了解,闻言惊讶道:“真的?建阳果然大才呀。”

  王文龙连忙谦虚,笑说:“当年写此小说无非为了方便卖报罢了。”

  欧华宇夸奖道:“只为了卖报纸还能写的这么好,更见贤侄的本领了。”

  《连城诀》在福建海商之中极受欢迎,此刻用布袋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又别有一番风味。

  演员两只手各套一个布袋,藏身于戏台之下,拇指控制人物一只手的动作,无名指和中指则负责控制人物另一只手的运动,食指控制人物的头颈,,表演起来毫无滞涩,配合着舞台效果,还做出了许多的打斗动作。

  这时的布袋戏已经将烟火引入戏台之上,主角狄云练成血刀刀法之后和血刀老祖在雪地中的一场大战,两个人物上下翻飞,舞台上还有许多用花炮做成的的炸点,配合着人物动作爆炸,甚至在敌云使出神功之时,花炮还变成了烟花,狄云一刀出去,一道红色的火光直冲血刀老祖而去,在小小的舞台上造成了颇强的紧张刺激之感。

  “好,好!”

  三折的戏演完,欧华宇不停的喝采,对手下人说:“这戏班的演出的确精彩,放赏!”

  直到戏班谢了赏出去,欧华宇和李国助还对刚才的表演意犹未尽,连带王文龙也是赞不绝口。

  欧华宇又举起酒杯说:“建阳,你的小说写的真是天下一流,别嫌弃叔叔我是个粗人,实在不晓得如何说好话,这杯酒我敬贤侄这个大文人。我干了。”

  “多谢叔父,”王文龙也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笑着说道:“我对叔父的壮举也是佩服不已。”

  欧华宇好奇问道:“建阳还听说过我的事情?”

  “我曾任徐抚台的幕僚,在巡抚衙门中看过朝鲜之战中福建海商的一些秘辛,”王文龙笑着说道,“欧叔叔虽身居海外,依旧心念大明,知晓这事情的官员谁不赞叹?”

  “哈哈哈,此乃吾辈本分也。”欧华宇大笑。

  在万历援朝之战时,因为大明被日本方面的情报弄得太挠头,所以第二次入朝之前,就向日本方面派出了很多的探子。由于福建在日本经商的人数最多,所以当时执行这个任务的主力之一就是福建巡抚金学曾。

  欧华宇作为在长崎的福建黑老大,对于金学曾的任务提供了颇多帮助,虽然他也是两头下注罢了。

  此时万历援朝之战已经尘埃落定,侵略朝鲜的丰臣秀吉死了之后幕府方面对于侵朝之事也已经转向负面,身处长崎的幕府控制区域,欧华宇也就乐得听到有人把他当年支持大明的行为拿出来夸奖,自己也用此事迹自诩忠义。

  两人又闲聊片刻,欧华宇笑着摇头:“我们这样的人比不得建阳你,哪怕再是为国出力,也落不得一个好去,现在我也挣了些钱财,打算修个族谱,把孩儿送回福建读书,日后也好有条出路。只是修起族谱才发现,我们欧家往上倒个十几背全都是打铁种田的,哪有一个撑场面的人?”

  八闽的欧氏在历史上是一个大姓,只不过到明朝还没有怎么发迹而已,要等到晚明之后福建开海,一直到郑成功的海上集团成型,明清时期欧家才真正是人才辈出,近代以来更是成为一个跨越海峡两岸的大家族。

  王文龙记得后来的福州有个闽侯南通的欧氏宗祠,香火很旺,他也进去参观过,他现在脑海里还记得宗祠之中欧家人给自己找的祖宗。

  王文龙故意提问:“欧叔叔是哪里人?”

  “我若论祖籍乃是福州侯官人。”欧华宇回答说。

  王文龙装作惊讶道:“敢不是侯官洪塘的欧家?”

  欧华宇好奇道:“建阳去过洪塘?”

  王文龙立即脸上露出尊敬神色:“欧叔叔出自侯光洪堂欧家,怎么不知道自己家族的显赫?”

  欧华宇和李国助都是听的莫名其妙,实在想不出洪塘那地方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世家大族。

  王文龙娓娓道来:“据我所知洪塘欧家历史上是八闽有名的大族。欧叔叔可曾听过欧冶子?《吴越春秋》记载欧冶子最早在福州欧冶池铸剑,乃是先秦闽越人之中第一号的铸剑师,也是欧家的始祖。”

  “欧家的后人在东汉之时到了江西的庐陵,二十四孝之中的‘孝能格虎’所说的东汉大孝子欧宝便是江西平阳人,后来的欧家都称作平阳堂就是由此而来。”

  “至于这平阳堂的后人可是太多了:南宋有个进士欧简静,北宋有个忠义有名的知县欧庆,还有嘉靖年间工部郎中欧大任,本朝的学者欧道江,广西总兵欧信,这都是欧家平阳堂的后人。”

  “有如此多文臣武将、孝子贤良,叔父怎么还自谦说欧家名声不显呢?”

  这年代的人谁不讲个光宗耀祖?欧华宇原本以为自己祖上没什么名人,他在日本能够找到的幕僚水平也普遍一般,以至于欧华宇想要编族谱都不知道怎么去攀附权贵,此时听王文龙说出一串欧家的名人,欧华宇当时便是大喜,这往自己的族谱一塞,自己的家族可是有面子的很。

  他连忙倒了一杯酒,双手敬王文龙道:“哎呀,原来我家祖上有如此多的贤德,若没有建阳点拨,我哪里知道?听那些胸无点墨的幕僚胡诌,差点辱没了先人。”

  接着欧华宇又憨厚一笑:“嘿嘿,不知建阳能否将刚才所说抄录下来?叔父我没读过什么书,怕会遗忘了。”

  王文龙连忙叫人取过笔墨,在纸上写下一连串的名字。

  欧华宇看着那一个个大有名头的欧家先祖,心中十分满意。

  等王文龙写完,他才转开话题问:“建阳同着国助侄儿同来台湾,敢是要做什么事情吗?”

  王文龙道:“我们在浙江寻访到一个西班牙的船首执斧匠人,可以造欧洲船只,便想要借这人来台湾岛开办工厂,还要说服我家岳丈出资支持。”

  “此事容易,包在我这叔叔身上了,等李兄到了,我自来帮你们说话。”欧华宇主动揽事说道:“李兄这点面子还是要给我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s009.cc。阅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s00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